如果你身边有金融行业从业的朋友,那你最近大概率会收到这样一组奇葩PDF文件。
内容涉及广泛,范围毫无厘头。
从北京探店攻略到江苏掼蛋手册,从粤式煲汤做法到香港旅游行程,再从佳片分享到如何缓解入睡困难应有尽有。
乍一看是非常随性的生活小细节分享,可文件形式又严肃得不得了:
这些文件内部,清一色地标注着金融行业内知名机构或公司的logo。
同时还采用对应机构研报制式的PPT模板,严谨得仿佛内部汇报。
《职场养生指南》文件内截图
用最庄重的宋体字、一本正经地传授:
出差如何不发胖、上海外滩哪家本帮菜馆子好吃、掼蛋应该怎么打。
(以防北方朋友不知道,掼蛋是江苏流行的一种扑克牌玩法。)
画风仿佛在郭敬明的《小时代》片场上演乡村爱情故事。
顾里穿着晚礼服登台,开口却是“大年初一头一天呀啊,少的给老的拜年呀啊”。
大概这种感觉↑
这些奇奇怪怪的文件通过微信群传遍大江南北,围观群众们已然自行脑补一出出名利场大戏。
惹得网友各种瞎猜,“莫非最卷的金融人也卷不动了?开始摸鱼了?”
01
“玩德州扑克的金融人,
都转去玩掼蛋了?”
近两个月以来,与金融专业、金融行业相关的花边新闻就没停过。
前有张雪峰多次劝阻想报考金融的学生,称普通学生别碰金融、认为想通过学金融改变命运已不可能,引发金融还值不值得学的争议。
后有网络传言表示金融精英们原本流行玩德州扑克,如今却流行起了玩本土的掼蛋。
还贴出了印着国内某证券公司logo的掼蛋规则说明书,以及对应扑克牌。
如今带机构logo的探店、养生、煲汤奇葩PDF出现,更让不少人猜测是金融业“要变天了”的草蛇灰线。
毕竟这些文件确实怎么瞧怎么怪,你说它离谱吧,它内容还挺严谨、旅游攻略里连哪家馆子哪道菜好吃都写上了。
可你要说严谨吧,这一桩桩话题看起来可和金融没啥关系。
网传《澳大利亚旅游攻略》中的内容
然而细究下来,实际情况却可能会让想从中揣测出什么大势所趋的网友们大失所望。
它们和时代风云变换、行业变化莫测挨不上多少关系。
更多的,反而是金融底层打工人的玩梗自嘲。
早在上周,承包了网传奇葩PDF中不少文件的中信证券就回应过。
那些探店指南、体重管理、咖啡机入坑指南并非官方研报,而是公司员工个人所写。
在中信证券上班的朋友表示,网传标着“中信证券”的logo文件,不少来自公司内部人才发展中心。
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内部团建与培训活动,新入职的员工给大家介绍一个自己熟悉的领域。
类似于学生时代,老师让每个人自我介绍时说出一项可以分享给大家的兴趣或技能。
常见的培训分享,一般是工作经验、办公设备、行业观察这些正经话题。
至于那些探店、煲汤、健身、失眠的不太正经话题??
“可能是年轻人想法独特,整点活吧”。
“金融圈现在不玩德扑玩掼蛋”的说法,从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谣言。
因为金融业内并非是今年才开始玩掼蛋,而是早就开始玩了。
作为江苏地区流传甚广的扑克玩法,掼蛋在江浙沪地区的名气本就不低。
而江浙沪本就是经济富裕地区,金融往来交易多、掼蛋的玩法流传开来不算稀奇事。
像网传的一份长江商学院掼蛋教材,制作时间早在两年之前。
另一份标着某银行分行logo的掼蛋教学培训PPT,制作者表示是2017年为一场金融峰会客户做的工会赛前培训讲座。
江苏工会举行掼蛋比赛,大约相当于天津工会说不定哪天举行相声比赛。
而这掼蛋培训,就相当于有的天津公司特地请德云社来给员工们训练一下口条。
并非是网传的“金融圈集体比赛掼蛋”,也并非是今年一朝一夕的变化。
尽管网上这些流传的“金融圈变动”大多是笑话段子,有的还已经被证券机构、当事人辟谣。
但却耐不住大家乐意围观转发,许多金融打工人自身也参与其中。
开玩笑调侃自己怎么总是不赶趟,之前流行的德州扑克还没学会,现在又来了个掼蛋。
入职时加的业内德扑群,德扑局一次没去过,结果群里已经有人在约新的局。
或许在专家们“高屋建瓴”的分析中,金融圈的流行从德州扑克转向掼蛋,可能象征着国内资本市场主力的转变。
但对身处其中、日日点卯上班的金融底层打工人而言,无非是行业内又多了一种遥远而虚幻的流行。
02
金融的精英外衣,
破碎了吗?
互联网此次对金融业的集体看热闹围观,多少带着一点戳破幻梦、看它是否掉下神坛的意味。
不论是张雪峰的“学金融难改变命运”,还是标注着证券公司名称的“探店攻略”,都有着金融突然接地气了的感受。
尤其是许多江苏朋友,看到这些段子时都觉得荒诞好笑。
掼蛋对江苏本地人而言,是家庭聚餐的饭前娱乐。
夏天里小叔大伯们穿着大裤衩与拖鞋,拈着扑克牌往饭桌上砸等吃饭,聊天内容是谁家婆媳又吵了架、谁家的娃考了第一。
这种生活场景,怎么都和想象中觥筹交错的金融应酬挂不上钩。
在此之前,金融专业是分数线前列、绝对的热门专业,金融行业也被视为绝对的精英圈层。
但随着互联网玩梗以及部分金融人的自嘲,这些曾经牢不可破的华丽印象已经也有了些许消解的迹象。
有在投行工作的朋友,收到同事私下转发的《投行穿搭攻略》后转头就分享给了朋友,配文一串“哈哈哈哈哈”。
与之一同分享的还有几天前脉脉上大热的帖子:
一位金融员工吐槽同栋办公楼的腾讯码农,说码农们穿得太邋遢像小孩子,客户看到后都很诧异。
结果底下码农回怼:
“麻烦金融同行们不要穿得像中介一样,每次有朋友过来都会疑惑怎么楼里还有链家。”
(链家:我没惹你们两个。)
她说如果搁几年前自己刚入行那会,看到《投行穿搭攻略》和这种调侃金融行业穿着的帖子保不齐还会生气。
会指责把最早一个把穿搭细则传到公司外部的人不专业,会指责那些调侃“金融穿得和中介一样”的人不懂行业。
那时自己对金融业还有精英梦,觉得自己好不容易迈过了某个阶层的门槛。
刚毕业时一无所知,真的会比对着穿搭攻略给自己买点“高级的衣服”,想要尽快融入这一精英群体,也就下意识地想要维护金融业的神秘感。
但现在,她早对这一行业完全没了滤镜。
滤镜破碎的根源,大约是被一个比一个卷的同行们整怕了,好像他们永远不会松懈、自己也不会松懈。
当然,这些吐槽仅限于私人。
在加了同行与客户的朋友圈里,她依旧是那个很少发个人内容、只转公司文章的金融白领。
金融圈奇葩文件传开后,其实有金融从业的网友猜测。
像那些非常详尽、仔细区分了菜系与环境的“餐厅大全”,可能是哪家公司的非正式新人手册。
表示自己入职接受培训时,也曾收到过类似的文件、是前辈们私下“代代相传”的攻略。
方便有商务应酬的金融新人能选择合适的餐厅,不至于手忙脚乱。
它对行业内的新人来说,可能象征着某种“迈入创投圈的第一步”。
但等它抛开职业光环来到大众面前,看起来不过是比网红博主更详尽的探店攻略而已。
03
“玩掼蛋还是德扑,
与我金融民工无关”
此前虎扑步行街曾掀起一次讨论,网友们像点评电影那般给金融学打分。
结果打出了4.6的低分,还诞生了“清北之下无金融”的夸张说法,讽刺金融行业向来的高学历门槛。
热评表示“建议取消211以下的金融学类”,但底下马上有金融人自嘲:
还是需要双非金融的,毕竟保险公司需要销售。
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给金融学评低分、集体转发金融业内奇葩文件这些调侃,既消解了金融的刻板印象、同时也维护了刻板。
它消解的,是金融学一定好就业的“不败地位”,是金融行业不为外人了解的“神秘感”。
让人意识到原来不少人学了金融后也未必就业顶尖,意识到金融业内如“掼蛋”的本土化特色。
而它依旧维护的,是金融行业对顶尖与风口的机制崇拜。
猎聘今年发布的《2023年度中国金融业人才管理趋势报告》显示,金融行业的硕士学历占比达到了37.45%,远高于全行业13.89%的平均值。
而这当中,211、985高校及常青藤名校的毕业生占比高达67.28%。
与之相对应的,金融业2022年平均收入为168000元,远高于全国平均工资收入的20590元。
金融学与金融业,或许依旧是大众印象中那个“钱途好”的专业与工作。
但它的门槛,早已出现越来越高的趋势。
如今网上提及金融最常见的两种帖子,一类是认为金融依旧是能让高分段普通家庭跨越阶级的专业与工作。
而另一类,便是认为对没有家庭资源、学历也相对平凡的普通人而言,金融基层岗位早已成为了一份没有光环的工作。
可以糊口、也可能过上还不错的生活,但不太可能逆天改命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,金融民工自我吐槽、消解行业的神秘感自然而然会成为一个隐秘的趋势。
毕竟对他们而言,背负金融的精英光环相比于自豪、更多是一种会被予以更多期许的负担。
图源《杠杆》,郭京飞饰演金融行业从业者
一位私募机构干了五年中后台业务的朋友就告诉我,确实有公司领导这两年内开始玩掼蛋,是去苏北募资后带回来的习惯。
“江苏那边的机构LP(有限合伙人)活跃。”
“最近还有领导招呼大家一起玩‘够级’,好像是山东那边的玩法,也是谈合作时带回来的。”
不过这些变化,在他眼里和作为“金融民工”的自己无关。
他的岗位很少见客户,去到各个地域募资商谈也绝非他作为“金融小喽?”可以触碰的工作。
网上开始传“金融圈流行掼蛋”的说法后,朋友圈也逐渐出现了约人下班后玩掼蛋的同行,大多是在玩梗。
我问他有没有跟风玩上一把,掼蛋好玩吗、刺激吗,他摇摇头说没有:
“什么扑克牌,能比金融降薪令更刺激。”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